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平台全民健身 健康安徽(组图)“十二五”期间,全省体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在全省体育系统上下共同努力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体育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收官。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构建了覆盖城乡、具有安徽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省15539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66个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示范工程、679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31个县(区)全民健身广场、40个“雪炭工程”、 8个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建成3573个全民健身苑、7个国家级和458个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3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5800个省级全民健身示范晨晚练点;建成1个省级、16个市级和49个县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成6个国家级、3所省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74个国家级和171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级各类体育社团1750个,会员总数达143.3万人;认证74635名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2950名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全省每年组织开展百人规模以上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超千次,每年超千万人次参加健身活动。全省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为87.4%。
竞技体育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至2015年,我省在国际国内重赛获得161.5枚金牌、151枚银牌、168枚铜牌。其中,2012年在伦敦第30届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获得1金和6个优胜名次,创造了我省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2013年在第12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29.5枚奖牌,女子手球勇夺冠军,实现了集体项目的历史性突破;2014年在仁川第17届亚运会上,获得7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创造了我省参加境外亚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15年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获得5金6银12铜和40个优胜名次,合肥市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平台。
体育产业快速成长。 2011至2014年,我省体育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过30%,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79.43亿元增至2014年的221.71亿元。 2011年至2015年,全省共销售体育彩票179.24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44.25亿元。荣获“2015年度体育彩票销售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体育设施加快建设。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省(不包军队及铁路系统各类体育场地)共有53189个,总面积6931.46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15平方米。
重大赛事活动不断创新。创新举办安徽省第13届运动会,中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中国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省暨合肥市元旦越野跑、安徽省农民篮球大赛、安徽省全民健身展示大赛、省直机关万佛湖健身走、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等全民健身活动深入人心;省残疾人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老运会等人群健身运动会定期举办;各地“一市一县一地一品”的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省体育工作获得多项表彰,安徽省全民健身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综合考核全国第四的好成绩,全省有133个单位、108名个人获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第13届全运会期间,我省有10名代表出席了双先表彰大会,受到习总等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竞技体育获得“2013年伦敦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突出贡献奖”。共有4个集体13位个人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适应新常态,打造新体育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平台,实现新提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体育服务社会民生空间广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安徽体育工作将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这一主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突出“全民健身、健康安徽”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平台、“奥运争光、全运争先”、“品牌引领、融合发展”“三大战略”,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竞技体育争光体系、体育产业促进体系、体育发展保障体系,树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绿色健康、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共享发展,实现群众体育生活化、竞技体育集约化、体育产业市场化、体育队伍专业化、体育治理法制化、体育设施现代化的目标,为建设“健康安徽”、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皖体宣)伦敦奥运会平衡木冠军邓琳琳安徽女子手球第十二届全运会夺冠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全省农民篮球大赛安徽省首届体育美术书画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