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马拉松知识科普让您看赛不疑惑文中有彩蛋哦菲力比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力比斯送信时,所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了赛跑的距离。
例如在一次五公里跑步训练中,如果全程以“5′的配速”匀速跑完,全程用时则为25分钟。所以配速跑,是以目标配速,去达成自己想要的成绩。
如果你想破三,那么平均配速就应该在4′15″左右,前半程肯定要稍微快点,因为随着后半程的到来,体能会逐渐下降,配速也会掉下来。
而跑步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身体能够适应更高步频,从而跑得更快、更强。研究表明最有效、最理想的步频是180步。
一般是志愿者,他们对自己速度和节奏控制较好,在赛事活动中起到领跑的作用,可以帮助参加者提高成绩。
2003年3月30日,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厦马)鸣枪起跑,从此开启厦门每年一度的华美盛会。厦马从无到有,从高起点到双金赛,同样经历了冲破藩篱的发展奇迹,见证了厦门城市勇立潮头的最美年华,亲历了中国马拉松产业从萌芽到勃兴的不凡历程。
而那时,两岸刚刚实现了首次台商春节包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也非一日之功。而闽台体育交流经历了从间接到直接,从地下到半公开到公开,从单向到双向,从民间到官方等系列变化。而厦马,率先架起两岸交流的桥梁。
2004年,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率团178 人,从经金门直航厦门参赛,实现了建国以来体育团队直航厦门零的突破。
2007年,厦马志愿者队伍里首次有来自金门技术学院的32 名大学生。而这一年半岛网址,厦门农产品集散中心向厦马赞助2万根香蕉,这是品牌水果首次亮相厦马。
2008年和2009年,厦金“两门”隔海同跑马拉松,两岸马拉松赛同时鸣枪、同时开跑,而且厦门卫视、东森卫视第一次运用同步采集新闻系统对两岸赛事同步直播。
2007年-2008年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亲自设计、创建而成。于2008年2月正式对方开放。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010年,厦马组委会首次策划设立“海峡两岸城市马拉松邀请赛”,单独设分,单独设奖的“赛中赛”从此延续至今。
海峡两岸因厦马而紧密相连,合作范围越来越大、交流层次越来越深,交融互动性越来越强……,由此,2009年,厦门还被授予“对台体育交流与合作基地”的荣誉称号。
2005年,由99尊雕塑组成的“永不止步”马拉松群雕亮相厦门环岛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马拉松为主题的雕塑(99尊马拉松雕塑作品小样现展示于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二楼展厅,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2007年,第16届国际马拉松和路跑协会世界大会(AIMS)在厦门召开,这是AIMS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全会。
2008年,经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介绍,厦门市赠送的两尊马拉松雕像空运至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展示于奥林匹克博物馆内。作为回礼,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题词:“永不止步”,并通过国际奥委会赠送给厦门,这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赠送非奥运举办城市的礼物。同时送达的还有顾拜旦雕塑,现展示在厦门市体育中心。
2009年,厦门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国际马拉松城市市长论坛,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同时举办历届马拉松摄影展,希腊马拉松市长等各市长到场揭幕。
厦马跑者耳熟能详的还有,网红打卡点“一国两制”、99尊马拉松雕塑、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最美校园厦门大学、最文艺渔村曾厝垵以及让无数跑者终身难忘的演武大桥等。
当然,厦马并非一帆风顺,有过成功,也经历过挫折;有过高光,也曾跌入谷底。但厦马始终满怀信心,不惧风雨,砥砺前行。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题词:“永不止步”(永不止步雕像现存于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一楼大厅内展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半岛网址。”愿青春飞扬的厦门马拉松,继续奋进,永不止步,一路追梦,一路欢歌。
群雕的第一章节,主要塑造领先在第一组团的运动员,以2003年冠军选手及国内优秀选手为对象,刻画专业运动员在临近终点奋力冲刺的情景;第二章节,以专业选手及部分非专业选手为塑造主体,刻画选手们迎头追赶的情景;第三章节,以非专业选手为主体,体现“重在参与”与顽强不息的马拉松精神。
群雕突出赛事“三性” 一是参与性半岛网址,以专业选手与非专业选手不同竞赛水准、不同性格特征来表现社会大众参与的热情和广泛;二是国际性,造型上突出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形态特征,突出各地区选手身上的地域性标志;三是典型性,创作中赋予各个个体以鲜活的个性色彩,主要体现在有各种情节性的动态和运动员之间的呼应。